查看原文
其他

【转】邢春冰 | 寒假里审了几篇稿子,于是有了这篇发牢骚的文章

邢春冰 三农学术 2022-12-31

转自邢春冰新浪博客:
http://weibo.com/p/2304184c5b27270102wvk5


邢春冰,北师大经管学院教授,劳动经济学家。


记得六七年前有一次谈到投稿评审,老板开玩笑说,你可以投一张白纸出去,审稿人会告诉你如何把文章写完。这大概是在表达一种无奈——审稿人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常常让文章被改得面目全非。与其这样,不如最开始就让审稿人来决定吧。这当然是一种抱怨,但就我的经历来说,审稿人的意见总是倾向于提高文章的质量。与此同时,这个玩笑也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一篇文章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它漫长曲折的投稿之旅?


我最近的几次审稿经历给我的感觉是,一些作者虽然没有投一张白纸给杂志社,但也远没有对文章要讨论的问题深思熟虑、也缺乏对文章精雕细刻。作为一个审稿人,我多么希望作者在投稿之前再多花些心思完善这些文章。这样的稿子都多少有下面的特点:

 

1、 有一个有意思或者重要的题目,所以能够过编辑这一关进入到匿名评审的阶段。


2、 文章中有或多或少的错别字;语句不通、逻辑不清的情况时有发生。没有静下心来花时间和精力仔细斟酌语句篇章。这是很多投稿文章和学生提交论文的通病。似乎在提出一个问题跑完几个回归之后,文章就万事大吉了。写作,这项文章的主要工作,被大大的忽视了。


3、 图表制作粗糙,图表本身不美观、图表标题不能反映图表内容、缺乏相关的注解解释图表中出现的变量符号。


4、 不仔细描述数据就着急跑回归,或者对实证结果的描述和解释过于简洁,不去思考回归结果背后的“故事”;要么就是反过来,对于很少的回归结果做过多的解读。

 

这样的稿子对审稿人而言,与白纸也差不多了。不同的是,审稿人会有非常糟糕的阅读体验。难怪有审稿人说,这样的稿子审多了会让人怀疑人生。前几年网上流传着一篇文章,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博士生“辜负”了导师的期望放弃科研。我还记得,他不想从事科研工作的众多原因中就包括要评审一些毫无意义的论文(原文是“很水很水很水的文章”)。对作者来说,其实没有投张白纸就能换回一篇文章这样的免费午餐。能从审稿人那里得到一些修改意见,甚或能发表,显然是极其少有的事。总的来说,文章过早的投稿,不是一个社会最优的决策。


导致这种效率损失的,主要是激励体系。我猜测很多稿件来自国内高校中的研究生群体。大部分高校都要求硕、博士在毕业之前要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而博士毕业如果想在高校工作,在好杂志上发表文章已经成了必要条件。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发表需求。然而,一篇文章从选题、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写作、修改往往要用上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国内很多硕士、博士的学制时间也就是三年左右。要想在投稿之前有充足的时间沉淀、修改,不容易。当然,不光硕博士生如此,老师们出于课题、职称的压力或是出于研究过程中的“审美疲劳”,也会过早的将论文投给杂志。当然,投稿的不确定性以及漫长的等待也是人们倾向于早投稿的重要原因。


那么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投稿了呢?写作上,至少应该经过几番仔细修改,上面所提的第2/3两组问题已经被降到最少;文章应该在不同类型的研讨会上报告过两三次。这些实际上都是指要在写作上面多下功夫。因为报告论文和撰写论文都促使作者理清思路、更好的组织文章。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要像McCloskey的写作建议中所讲的:营造出一个写作的环境,能够在足够长的时间里专心致志的思考语句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的写作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它促使作者去思考文章中还有哪些漏洞,还需要进一步做哪些工作。


对于用英文写作的文章来说,花钱请个专业的编辑来帮忙纠正语法错误和润色语句是必要的。不过,不应指望润色服务能够代替作者的写作。如果文章被写得逻辑胡乱、语义模糊,专业编辑也无能为力。中文文章,同样需要类似的纠错润色工作。只是如果作者足够重视文章的写作,就没有必要花钱请别人来编辑文章。


这对于有发表要求的硕博士学生意味着什么呢?首先需要知道的就是,研究充满不确定性的,写文章需要时间,好文章需要更多的时间。这一点,要时刻提醒自己。给定时间约束,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高效率的利用时间。要及早开始自己的研究,及早开始写作。要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写作上面,写作的时候要字斟句酌。


有些时候,针对自己的一项研究,作者会产生“审美疲劳”。从事一项研究的时间长了,初时因新奇而起的兴奋和研究热情会渐渐退去。再到后来,看着自己的文章简直就要呕吐了。这种时候把文章投出去,似乎情有可原。然而,写文章就像参加马拉松比赛,你精疲力竭了,并不意味着比赛真的结束了。对很多人来说,当我们觉得“这文章再没什么好改的了”或者“我实在改不动了”的时候,往往并非如此。如何克服这种审美疲劳呢?提高自身的学术品味和持之以恒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如同一个人要想在长跑比赛中坚持到最后必须提高自身体能。另外,“审美疲劳”其实是作者在生产论文这件事儿上边际产出递减的体现。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提高边际产出呢?经济学的生产理论说,增加其他要素的投入,可以提高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出。其他要素的投入多种多样,可以是合作者的努力、同学或同事的意见、也可以是研讨会上听众的建议。所以,如果作者能够邀请其他人来为论文提些意见、参加一些研讨会,对于克服“审美疲劳”进一步提升论文质量都会有帮助。


现在,我们回到带来大量论文发表需求的激励制度。在经济学教育发达的北美,极少见经济系把发表论文作为博士毕业的必要条件。经济系的教授们大概知道,对于博士生来说,三年五载发表一篇文章很困难——当然不排除一些优秀的、运气好的学生能够发表论文。而博士阶段的训练则主要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和研究能力,学生则完成三四篇研究论文并重点打磨其中一篇来向未来的雇主展示其实力(Job MarketPaper)。这种做法之所以通行,大概是因为JMP的质量决定着一个人未来研究的深度和品位。由此来看,国内在研究生阶段就以发表论英雄的做法实在是经济学教育落后的体现。首先,培养单位无法通过其他途径来保证培养的质量,便通过发表的要求达到。在一定程度上是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推给了审稿人。其次,招聘单位没有能力或者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通过一个人的JMP来判断其实力,所以就只能以发表为信号。当然,最重要的,乃是中国教育体制中的激励体系产生了对论文的需求。比如对高校学科的评估中,就有对论文的要求。既然如此,为什么不逼着学生们去发论文呢?可是逼学生发论文的结果如何呢?无非是下述几种情况。一种是学生们更加努力去发好文章,另一种则是挑一些容易发表的杂志滥竽充数。当然也有写出文章不能发表的,其命运就是不能按时毕业或者是乞求学校变通。至于未发表的文章是否比滥竽充数者质量更高,制度是不会管的。


给定中国高校中的激励体系,很难说对学生发表论文的要求是对还是错。但我真心希望有一天,中国的经济学教育进步到不再要求学生发表论文。我们可以少花一点时间来评审那些急于投稿的文章。


最后申明一点,我们这里重点讨论过早投稿的问题,自然也存在投稿过晚的问题,甚至也有一些人由于“审美疲劳”或者缺乏信心而不去投稿。但是,这方面的问题似乎要小得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